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桥头重庆路世峰大厦1009室 19396405542 muddled@qq.com

精选产品

中国花滑女单横扫亚洲公开赛 朱易摘银展现坚韧

2025-08-08

在菲律宾帕赛市落幕的 2025 年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上,中国选手以压倒性优势包揽成年组女单冠亚季军,书写了中国花样滑冰的历史新篇。张瑞阳以 168.41 分强势登顶,朱易尽管在自由滑遭遇意外失误,仍以 160.63 分摘得银牌,许琬笛以 142.86 分收获铜牌。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中国女单的集团优势,更展现了选手们在逆境中拼搏的体育精神。

一、逆境中的逆转与突破

比赛首日的短节目环节,朱易以《最终幻想》主题曲为伴奏,完美完成 3T+3T 连跳、阿克塞尔两周跳等动作,以 61.94 分高居榜首,领先第二名张瑞阳 3.33 分。然而自由滑当天突发意外:冰面维护车辆故障导致 40 分钟人工清冰,冰场弥漫的白雾严重影响选手视线。朱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勾手三周跳摔倒、后外结环三周跳失衡等失误,最终自由滑仅获 98.69 分,总分定格在 160.63 分。

中国花滑女单横扫亚洲公开赛 朱易摘银展现坚韧

但 17 岁的张瑞阳在自由滑中展现了惊人的抗压能力。她以零失误完成所有高难度跳跃,包括后内点冰三周跳接三周连跳,最终以 109.80 分的全场最高分实现逆转,总分 168.41 分摘金。这位去年全国冠军赛总分 176.67 分的小将,用沉稳的发挥证明了自己 “大心脏” 的特质。

铜牌得主许琬笛则上演逆袭好戏。短节目因勾手三周跳失误仅列第五的她,在自由滑中除终跳外近乎完美发挥,94.99 分的逆袭得分印证了其心态的成长。这位 2024 年亚锦赛青年组金牌得主,终于在成年组国际赛场站稳脚跟。

二、中国女单的集团式崛起

本次包揽领奖台并非偶然,而是中国花滑女单梯队建设成果的集中爆发。对比 2024 年亚锦赛仅安香怡一人夺冠的局面,如今中国已形成 “老中青” 三代同堂的竞争格局。少年高龄组赛场,12 岁的刘玉萱以 131.65 分轻松夺冠,超亚军近 20 分,尽管未挑战四周跳,仍展现统治级实力。青年组佟瑞宸摘铜,中国香港选手郭幸仪获银,华人选手垄断前三。

这一突破背后是长期的人才储备。2025 年 7 月,15 岁的王一涵在国内联赛阿勒泰站以 215.28 分刷新中国女单历史最高分,而刘玉萱在济南站完成女子首个四周跳(4S),开启中国女单 “四周跳时代”。这些新生代选手与朱易、张瑞阳等形成互补:王一涵以稳定性和艺术表现力见长,刘玉萱引领难度突破,张瑞阳兼具技术与心理素质,朱易则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。

三、伤病与争议中的坚守

朱易的银牌背后,是她与伤病、舆论长期斗争的缩影。2018 年训练中冰刀扎入脚面的重伤险些终结她的职业生涯,2024 年脚踝滑膜炎又迫使她带伤参赛。北京冬奥会期间,她因失误遭遇网络暴力,甚至收到死亡威胁,但始终选择坚持。本次比赛中,她在短节目顶住突发状况完美发挥,自由滑失误后仍保持职业态度,坦言 “未发挥训练水平,但会继续努力”。

这种坚韧精神也感染着队友。张瑞阳在颁奖仪式上将国旗披在kaiyun.ccm朱易和许琬笛肩头,三人相拥的画面成为中国花滑团结奋进的象征。正如国家队领队姚佳所言:“中国女单正从‘一枝独秀’走向‘群芳争艳’,选手们在逆境中展现的凝聚力,比金牌更珍贵。”

四、未来挑战与展望

尽管中国选手包揽三甲,但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。张瑞阳 168.41 分与日本名将三原舞依 2021 年亚公赛 203.58 分相比仍有提升空间,动作衔接和艺术表现力亟待加强。接下来,三人将冲刺 2026 年四大洲赛及世锦赛名额,朱易需解决自由滑稳定性问题,许琬笛需突破跳跃难度天花板,而刘玉萱等新星已瞄准 2028 年冬青奥会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比赛作为 25/26 赛季首个洲际赛事,中国派出 11 名单人和 1 对双人参赛,最终收获 3 金 1 银 2 铜的优异战绩。成年组双人滑中,张嘉轩 / 黄一航以 190.23 分夺冠,为中国花滑整体实力再添注脚。这些成绩不仅为年轻选手积累了宝贵经验,更标志着中国花滑正逐步走出北京冬奥会后的低谷期。

当三面五星红旗在帕赛冰场同时升起,中国花滑女单用实力回应了所有质疑。从伤病阴影到巅峰时刻,从个人突围到集团作战,这场胜利不仅是技术的胜利,更是精神的胜利。正如朱易在赛后采访中所说:“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机会,我们会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。”superscript:3superscript:8